1、学校简介
重庆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
重庆大学创办于1929年,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成为拥有文、理、工、商、法、医等6个学院的国立综合性大学。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2000年5月,原重庆大学、重庆建筑大学、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三校合并组建成新的重庆大学,使得一直以机电、能源、材料、信息、生物、经管等学科优势而著称的重庆大学,在建筑、土木、环保等学科方面也处于全国较高水平,奠定了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坚实基础。
重庆大学现设有26个学院,以及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城市科技学院。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46000余人。博士后流动站20个,博士学位授权点8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82个,以及MBA等9种专业学位。一级国家重点学科3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17个,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1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86个。本科专业90个,覆盖理、工、文、经、管、法、农、教育8个学科门类。在职教职工5800余人。
重庆大学目前拥有国家级重点研究基地7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基础课程教学基地和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57个,以及其他各类实验室130余个。此外,还建有远程教育中心、具有一定规模的多媒体教室与多媒体交互式语音教室,以及多家外国知名企业在校设立的实验室或培训中心。拥有国家甲级建筑设计研究院和规划设计研究院,以及国家重点出版社等,主办全国公开发行专业刊物8种。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
重庆大学坚持国际化发展战略。与美、英、法、德、俄等20多个国家的40余所知名高校,以及德国Siemens、美国Rockwell自动化、IBM、Microsoft、ABB、利宝集团、纽约人寿国际公司、日本OMRON、FUNUC、电装株式会社、香港美视电力集团等近20家境外公司或机构建立了良好的交流与合作关系。
重庆大学具有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基础,开展产学研合作时间长、与合作企业关系稳定。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重庆大学与多个企业之间的良好合作已经形成产学研合作的雏形。各合作单位与重庆大学进行联合科技攻关、科研成果转化以及所需人才的吸纳、培训和提高,促进了企业的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创造了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重庆大学通过产学研合作办学,在重点学科建设、科研水平提升、高科技成果转化、高素质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得到了显著增强,产学研战略联盟也日趋稳固。学校于1994年1月在教育部直属高校中率先成立大学校董会,并得到教育部的正式批准。校董会为董事单位与学校建立和发展长期、稳定、全面、紧密的合作关系发挥桥梁、纽带和协调作用。目前,重庆大学校董事单位包括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建设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中国江南航天工业集团公司等三十多家单位。
重庆大学是以理工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高等工程教育一直是学校本科教育的主体。重庆大学具有高等工程教育的优良传统,经过几十年不断探索与创新,为社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优秀工程人才,积累了丰富的工程教育改革和工程人才培养的经验。为了进一步推进、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学校积极参加“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由杨丹副校长亲自挂帅,成立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工作方案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和咨询专家工作组,依托教务处、研究生院和相关学院,在各层次范围制订了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方案,并在建筑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热能与动力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燃气工程方向)、采矿工程、冶金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等专业进行试点。
2、专业概况与特色
1
)建筑城规学院建筑专业概况
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前身,是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由原重庆大学、西南工专等院校的建筑系科合并而成,为国内创办时间最早、学科体系最完善的八大建筑院系之一。现下设建筑系、城市规划系、风景园林系、建筑技术科学系和建筑理论与历史研究所,拥有建筑学、城乡规划、景观建筑学三个本科专业,建筑学、城市规划本科及研究生教育,经过历次国家评估,皆获优秀通过。
根据重庆大学“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研究型综合性大学”的整体定位,结合建筑城规学院“立足中西部、面向山地城镇、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教育研究型学院”的办学定位,以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3个国家一级学科、重庆市重点一级学科为主要依托,建筑城规学院确定了新时期的教学改革总体目标:
依托已有教学体系,发展和完善适应专业教学需求的体系化教学研究、管理制度,建构多元化和开放性的教学平台;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积极创新意识和创新方法、不断自我完善的再学习能力的高端复合性人才。
在当前全球化与快速城市化的发展背景下,中国的建筑行业与建筑专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建筑学(含城市规划、风景园林)专业已成为国内应用型专业中国际化、市场化、职业化程度最高、竞争最激烈的专业之一。建筑学(含城市规划、风景园林)专业重视工程实践教育、强调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发展目标一致。针对专业设计课程具有创作过程个性化、研究方式多样化、课内学习活动课外化等特殊的专业属性,以“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为依托建设建筑学科的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不仅可以探索高校和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为建筑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一个综合性的应用型平台,而且也对建筑学科专业教育的内涵、机制及实践教学模式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既是验证建筑学科专业教育质量的一个试金石,也是为当前的教学改革提供新的实践要素的一个重要窗口。近几年的实践教学成果证明,只有结合时代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强化工程技术领域的相关实践教育课题,并在教学模式、教学质量等方面有所突破,才能培养出适应建筑行业、企业未来需求的高水平专业人才。
2
)建筑类相关专业概况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是重庆大学中规模最大、学科实力及师资力量最雄厚的学院之一。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院目前设有土木工程(包括建筑工程、岩土工程、城市道路、桥梁工程、安装工程等5个专业课群组)和测绘工程两个本科专业。其中,土木工程专业已三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全国的专业教育评估,并已为我国建筑业培养了数万名合格的建设者和管理者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土木工程专业的主要实践性环节:有土木工程认识实习、测量实习、工程地质实习、专业实习或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等,一般共安排40周左右。测绘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可在城市建设规划与管理、交通(包括公路、铁路与水运)、国土与房产、工业企业、海洋、建筑、水利、电力、石油、冶金、国防、测绘、工程勘察、城市与企业信息管理等部门,从事测绘及相关信息工程的规划、设计、实施与管理工作,也可以在政府部门、教学和科研单位从事相关工作。具有就业面广,适应性强,社会需求量大等特点。
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现设有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和环境工程等三个系。现有给水排水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和环境工程三个本科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2003年以优秀成绩与清华等全国五所大学首批通过国家注册设备工程师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评估,给水排水工程专业2004年以优秀成绩与清华等全国四所大学首批通过国家注册设备工程师给水排水工程专业评估。
3、企业简介
重庆市设计院(CQADI)系国家建设部、国家发改委批准的综合甲级勘察设计和工程咨询单位,始建于1950年,拥有建筑工程、市政公用、智能化设计、工程勘察、工程咨询、工程造价咨询、施工图审查等国家甲级资质。经国家外经贸委批准,享有对外经营权,并通过ISO9001:2000质量认证。2006年被评为建设部“十五”全国建筑技术创新先进企业,直辖以来位列全国勘察设计前100强,2008年被评为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状”先进单位。.建院以来从事的工程涉及众多行业,遍及国内10多个省、市、自治区,在全国各地设计了众多富有影响的项目。建院以年来共完成勘察设计工程项目4000多项,先后有重庆大都会广场、四川美术学院综合教学楼等近二百个项目荣获了国家、部、省、市级优秀设计和科技成果奖。
目前重庆市设计院下设9个建筑设计所、6个建筑设计工作室、3个市政设计所、城市规划研究中心、施工图审查中心、等20个生产部门和办公室、组织人事部、计划经营、财务部、技术质量部等5个管理部门,以及后勤服务中心和从事建筑勘察设计延伸业务的迪塞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全院专业设置齐全,业务范围涵盖建筑及市政工程勘察设计、工程总承包、房地产开发,建筑装饰设计及施工、工程监理、承包境外建筑工程和境内国际招标工程、设备材料出口、对外经济合作、建设科技开发及成果转让等。
近十余年来,重庆市设计院注意加强国际交流,同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丹麦、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广泛建立联系,直辖以来与香港胡周黄建筑国际有限公司、英国巴马丹拿设计公司、加拿大黄雄溪建筑师事物所、日本久米设计株式会社、美国JSGFA建筑设计公司、澳大利亚怡景建筑设计公司、丹麦SHL建筑设计公司等国际知名企业在工程项目上合作上卓有成效,完成了浪高凯悦、比华利别墅区、阳光100等众多项目的合作,并在西萨摩亚妇女和青年活动中心,西萨摩亚小学等项目的国际投标中取得了中标权并圆满完成工程设计任务。
重庆市设计院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在同类企业中规模领先、技术水平先进,有较高的影响力。具有规范的管理制度,先进的企业文化,良好的社会信誉和社会责任感。重庆市设计院与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联合共建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不仅可为重庆市设计院培养一批满足企业发展需要、适宜企业文化的高质量建筑工程技术人才,也为学院的教学模式创新、实践型师资力量培养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契机。